合肥市两名小学生获国际发明奖 一元一个的创意烧饼,火了 新闻小喇叭
0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97期  总第20期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7期  下一期
合肥市两名小学生获国际发明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5-10-27

新闻风向标
合肥市两名小学生获国际发明奖
近日,在2025年世界青少年创新发明展上,来自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的六年级学生刘瑾霖和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和煦园校区的四年级学生许梓默凭借“视障人士智能交通信号指示器”这一发明获得铜奖,这是安徽代表队在该赛事的首枚奖牌!
为盲人叔叔“指路”
“有一次,我看到盲人叔叔在路口站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特别着急。那时候我就想发明一个能帮助他们安全过马路的设备。”许梓默说。
说干就干,自2024年起,许梓默就和伙伴刘瑾霖开始调研,他们决定发明一个能“听懂方向”的智能向导。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他们用3D打印制作了巴掌大小的接收器,内置数字罗盘、无线模块和语音芯片,能自动检测佩戴者面向的方向,准确播报对应方向的信号灯状态。
小困难  大突破
发明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不少挑战。许梓默回忆说:“一开始我们想用摄像头拍红绿灯,但距离远了拍不清,角度不对也看不清。”刘瑾霖接着说:“后来老师教我们用无线信号方案——交通灯发信号,接收器‘听’方向。但雨天实验时,接收器短路了,我们连夜修电路;罗盘被磁场干扰,我们又自学编程重新校准。”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持,困难都能解决!
走向世界舞台
今年8月,2025年世界青少年创新发明展的展馆里人声鼎沸,来自13个国家的151支队伍展示着他们的奇思妙想。刘瑾霖和许梓默小心布置好展台,将接收器与模拟信号灯陈列在桌面上。演示时,评委追问信号干扰、电池续航等技术细节,刘瑾霖对答如流。
“宣布铜奖时,我们手心都是汗!这块奖牌是安徽的首枚,我们特别自豪!”许梓默兴奋地说。从区级到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两位同学早已是“获奖专业户”,但他们始终认为“获奖不是终点”。他们说:“看到自己的发明真正帮助到需要的人,真的很欣慰。”

两位同学用行动证明:只要细心观察生活,坚持探索创新,小学生也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发明家。让我们一起向他们学习,用智慧和爱心创造更多温暖的小发明吧!

颁奖现场


视障人士智能交通信号指示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